对于县级媒体而言,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智能化发展是必然趋势。安吉新闻集团是浙江省首批开展媒体融合建设的单位,始终响应国家号召,坚持融合式发展,在以技术创新为引领的媒体融合变革路程上也始终走在前列,努力打造一个智慧化的主流舆论阵地、综合信息枢纽以及社区服务平台。
1、人工智能运用于媒体融合的现状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人工智能本质上是一种技术,以大数据作为基础,算力作为平台,算法作为引擎,借助计算机来辅助人们的工作。而媒体业态的发展经历了内容为王的时代和社交媒体时代,已经跨入了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智能媒体阶段。人工智能技术开始渗透进媒体内容生产的各个环节。除此之外,也实现了更精准的用户场景匹配,实现个性化的服务和内容分发。
近年来,许多国家级和省市一级媒体,为了加快媒介融合的进程,将人工智能运用在新闻采集、生产、分发、接收、反馈的各个环节中,取得了卓越的效果。
2017年12月26日,新华社和阿里巴巴合资在成都发布中国第一个媒体人工智能平台——“媒体大脑”,向海内外媒体提供服务,探索大数据时代媒介形态和传播方式的未来。“媒体大脑”向媒体机构提供“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新闻生产、分发和监测能力。融合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项技术,“媒体大脑”将扮演智能时代新闻生产基础设施的角色,为各类媒体机构提供线索发现、素材采集、编辑生产、分发传播、反馈监测等服务,智能化新闻报道。2018年12月27日,“媒体大脑”中的“MAGIC短视频智能生产平台2.0”上线,能快速完成短视频内容创作。2019年11月26日推出的“媒体大脑3.0融媒中心智能化解决方案”,以区块链技术和AI内容风控方向为特色功能,能提供一套完整的融媒中心智能化解决方案。
许多省市级媒体也在加速媒体融合发展步伐,例如厦门日报社推出的人工智能资讯平台——潮前智媒APP,这款APP立足于本地,实现了智能化采编、智能化咨询、智能化写作,也运用了人工智能实现了智能化专题的搭建和个性化推荐的可行性。济南时报·新时报APP,也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对采写编发等流程进行再造,构建形成“专业化内容生产+用户互动内容生产+机器人生产”优质内容生产体系。通过MGC机器人生产,提高快资讯的响应和传播速度,让用户拥有更好的阅读体验。另外,深圳报业集团·晶报APP也通过新一代的智能融媒体解决方案——智搜·智媒平台,为用户带来能“看”、能“听”、能“写”、能“交互”的全新体验,实现传统内容媒体与AI智能的深度融合。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县级融媒体中心陆续挂牌成立,在业务、机制特别是技术方面进行了各种创新尝试,善于运用大数据、与技术公司合作打造出了像浙江安吉传媒、湖北长江云、北京县融云平台等一系列典型模式。
2、县级媒体智能化发展的“痛点”分析
成立于2014年的浙江安吉新闻集团,紧紧围绕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坚持“融合、创新、跨越”发展思路不动摇,在内容生产、外宣影响、平台融合、产业拓展和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其构建了县域范围的全媒体平台,实现了广电台和广电网络一体化发展,同步推进了内容生产与传输平台建设。此外,安吉新闻集团进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和运行,搭建了一台六公司的架构,个性化实行目标考核,综合实力位列浙江省县级媒体前列,特别是对新技术的应用一直站在潮头。他们的实践对人工智能在县域媒体的运用具备一定的研究典型性。
虽然人工智能如浪潮般汹涌而来,但县级媒体对于人工智能的运用,我们还需要冷静思考,保持理性的态度去对待。近日,笔者专程考察了安吉新闻集团并对此进行深入实地调研,发现该集团并未在新闻生产、传播环节投入大量人工智能技术予以辅助。与当地负责人深入交流后,了解到该集团的顾虑和人工智能在县级媒体运用的困境。在此,通过安吉新闻集团的典型案例或许可以给人工智能在县级媒体中的运用提供一个借鉴。
首先,人工智能在媒体行业的应用还处在比较初级的阶段。安吉新闻集团在人工智能对报道内容审核方面,基本可以准确对新闻的文字和节目音量进行监测和审核,但对于画面的内容就很难进行判断,还需要人工的辅助。另外,在用户管理方面,人工智能的重要运用是促进人机互动,许多媒体已经使用机器人客服代替了传统客服,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但是,由于人工智能对于语义识别困难,有时反倒会增加交流的障碍,降低用户的体验感。
其次,人工智能在县级媒体融合应用上存在的最实际的问题便是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无论是前期的研发还是后期的运营维护,一些AI机器人、算法等技术装备,动辄就要上千万。这些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的确能给用户带来更沉浸式的体验,但并不能给媒体带来大量实际的收益。此外,因为技术迭代的速度实在太快,技术改造永远不可能超前。常常会出现等一个产品、技术刚刚完成研发,呈现在观众眼前时,就又被另一种技术所取代的情况。
第三,AI主播普遍存在语音机械化严重、缺乏情感温度等现象。呈现有温度的新闻内容一直是记者的追求,不一样的稿件有着不一样的特点和背景,因此主播需要对其充分理解,充分使用和稿件相适应的情感来进行报道。比如知名主持人董卿会跪着采访老翻译家、汶川大地震时主持人会流泪播报伤亡人数。这种新闻的“温度”,可能是人工智能目前还无法企及的。
3、人工智能视域下,县级媒体融合发展的反思
智能技术的缺陷并不意味着县级媒体在融合发展进程中要放弃智能技术,而是应该跳脱出内容生产、僵化的体制以及单打独斗式的运营模式来解决问题。人工智能和媒体行业有着天然结合的优势,尤其在探索媒体融合新模式方面。但在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运用并不是媒体融合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它必须与体制、机制三轮联动,技术研发与业务创新螺旋支撑,才能真正实现智能化,才能更加适应时代变化。
1. 跳脱内容生产,融入智慧城市
即将到来的物联网时代,将给媒体带来一种新的可能性,就是将人机交互的界面同可接触的物体相连接,形成应用入口。而5G技术的成熟和运用,可以促使物联网产生新的人机交互界面,为媒体提供新的用户积累渠道。
县级融媒体很有可能作为新技术的汇集点,以其身处最基层的方位优势、深入受众的独特地位,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县级媒体融合要想走得长远,不能单纯从技术层面阐明怎么建,还要思考如何去运营。县级媒体不能僵化在固有技术体系架构的生产流程环节,必须为媒体的未来即数据+服务的模式奠基,在信息服务、政务服务、生活服务和产业服务上做出延伸。尽管当下,浙江安吉已经试水这一项目,整合全县视频监控系统,及时传播突发情况,但县级融媒体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想象远不止此。
2. 跳脱僵化体系,实现场景创新
与人工智能技术结合的县级媒体,应该要摆脱僵化的体系,实现场景的创新。按照内容生产的全流程来说,传统县级媒体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主要分为四个方向:智能策划、智能生产、智能分发、智能评价。但是对于县级媒体而言,作为离用户最近的媒体平台,对技术的运用不应该只局限于媒体本身,而是要实现与技术深度结合,扩展到融媒体平台,场景应用也应当延伸到政务新媒体、企业新媒体中。
在这一方面,央视网建设的线上脱贫攻坚主题专栏“决胜——脱贫攻坚智惠媒体平台”或许可以给区域媒体的场景搭建提供一些思路。首先,从该平台的内容来看,其大量采用了VR等全景界面,以立体化、全方位的空间视角展现当地摆脱贫困后的新面貌,是对时政主题报道资源进行深度开发、提升产品质量的典型代表。其次,在一个时期来的脱贫攻坚报道实践中,央视网利用自身的全媒体资质推动“亿万智慧屏”战略初见成效,通过统筹链接能力更强的流量入口,与IPTV、OTT、手机电视、移动传媒等多终端相连,将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传播给千家万户。这是一个“屏屏可传播,万物皆入口”的时代,把握时代的主题,实现场景创新,成为新形势下占领新闻舆论阵地的战略关键。
3. 跳脱各自为营,实现合作共赢
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需要大量的成本投入,再加上人工智能的开发和使用更是价格不菲,县级媒体融合要想真的借用人工智能,不能单靠财政支持,要寻求合作,实现成本最小化。我认为可行的联动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县级媒体与企业的内外联动,二是县级媒体和省市级媒体的上下联动。
事实上,目前已经形成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优先的融合新格局,与一些掌握核心技术的技术型企业合作,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这种模式已不再是以往的甲乙方项目合约制,而是将媒体的内容、资源优势与技术公司的技术优势形成互补,面向媒体本体业务外的“蓝海”共同运营和收益。很多纯粹的技术公司此前已经参与众多省市级及以上层次的媒体融合项目的建设,具有丰富的经验,如新奥特集团就已承建湖北长江云、河南大象融媒、江苏荔枝云等众多省级副省级融合媒体。在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中,许多技术公司为加快媒体融合发挥了关键作用。如河南项城市融媒体中心采用了大洋FAST快融全媒体采编平台。新奥特集团则开发了Wesphere“微融”县级融合媒体解决方案,已经承接了十几个县级融媒体中心项目。
另外,一些中央媒体、省市级媒体不仅在资金、技术上占绝对优势,同时又有“中央厨房”的成果先例,二者合作建设是当下最有效的方式。比如新华社成立的县级融媒体专线项目,就是依托全媒体采编发系统和全媒体供稿系统,通过供稿网站、RSS、FTP等互联网接口,连接用户内容生产系统或发布端,拟解决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权威、优质内容供给不足等问题,整合内部新闻信息、技术保障、用户服务等资源,打造一条专门为县级融媒体中心服务的新型供稿线路。
4、总结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对于县级媒体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对于人工智能的运用,县级媒体难免会存在技术开发不到位、资金不足等问题,但县级媒体若想在大融合中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改变传统观念,对内容和运营形式进行创新。当然,县级媒体融合决不是为了融合而融合,更不是为了技术而技术。县级媒体融合根本目的是切实提高传统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巩固壮大主流舆论阵地,更好地为党和人民服务。所以各个县级融媒体应着眼于当地,量力而为、贴地而行,打通走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责任编辑:胡笑柯
分享到: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流媒体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流媒体网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站出处的文章为转载,观点供业内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